第八届“浙江慈善奖”公布 舟山三个团队、项目上榜
来源:舟山市慈善总会 作者:李巧凤 发布时间:2025-09-15


在近日举行的第八届浙江慈善大会上,132个慈善领域先进团队、个人与项目受到表彰。这其中,舟山市慈善总会阿福哥工作室、舟山“守望时光里”海岛支老公益项目、普陀“共富方舟”志愿服务队上榜,分别获“慈善楷模奖”“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奖”“志愿服务奖”。

作为浙江省政府主办的慈善领域最高奖项,“浙江慈善奖”每三年评选一届。此次,3个来自海岛的慈善团队、项目同台获奖,不仅彰显了我市慈善事业的创新活力,更展现出海岛地区在慈善助力民生改善、基层治理与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扎实成果。

这些各有特色又互为补充的成果,共同勾勒出我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、助力共富的新图景。

4dac1e21c1569caceeb106f4c6cb5317.jpg

★市慈善总会阿福哥工作室
“融慈善”理念下的“慈善救助共同体”

市慈善总会阿福哥工作室成立于19年11月,以“融慈善”为核心理念,打破传统救助模式,链接政府福利救助资源和民间爱心力量,构建“慈善救助共同体”。

截至今年8月底,工作室累计接访群众求助1297起,平均每1.6天就有1起群众致电,政策咨询、困难求助、特殊应急三类需求直接解决和转介处理办结率达100%,筹得爱心款近500万元,收获锦旗46面,曾获舟山市慈善楷模奖、第二届“长三角慈善之星”等荣誉。

工作室汇聚了256名登记注册慈善义工、联动4000余名志愿者,涵盖退休人员、大学生、退役军人等群体,每月策划、开展各有特色的主题活动。2024年组织了“爱心护考”“慈善菜篮泽善而行”等20余场活动,让慈善力量渗透到各个角落。

“互联网+慈善”是工作室的创新亮点。自2016年市慈善总会探索该模式以来,为社会公众参与“微慈善”打开了便捷通道。如今,全市已通过网络众筹募集善款超1600万元,超50万人次参与捐款。工作室成立后,这一优势进一步放大,打造公益宝网络众筹平台,精准匹配供需,形成聚合效应。去年工作室联合媒体开展了10起网络众筹,募集善款达116.44万元。其中,为盐仓遭遇车祸姐妹筹得52.7万元、为患病新居民詹书民募集22.7万元等案例,经新闻报道传播,引发强烈社会反响。

工作室联合本地媒体打造“一媒一品”合作模式,深化慈善宣传效应,针对不同困境群体推出专项、精准救助项目,其中“助残微心愿”项目、“心语心愿圆梦六一”项目、“爱心点燃希望·雏鹰助学”项目等,都已成为颇受好评的品牌慈善项目。此外,针对海岛老人走失频发问题,工作室组建慈善救援队,截至今年8月底,发起救援任务143个,直接或间接找回走失人员143人次,并通过积极开展防范阿尔茨海默症入户宣传,有效降低了老人走失发生率。

ec9a826692fde464b836cead67827fb9.jpg

在慈善文化传播方面,阿福哥工作室“书循环善循环”项目吸引了3万余名市民、200余家单位捐赠图书5.2万余册,在舟山的基层社区、村、党群服务中心,四川、贵州、西藏等地的学校建成慈善图书室共27家。

“守望时光里”海岛支老公益项目

破解海岛养老难题的创新实践

截至2024年底,舟山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34万人,户籍人口老龄化率36.2%。为有效解决海岛养老服务不平衡不充分问题,“守望时光里”海岛支老公益项目应运而生。去年12月,该项目在普陀区柴山岛启动,由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公益慈善发展中心与省市县(区)三级民政协同实施。

项目团队从基础服务入手,为柴山岛常住人口建立详细档案,编制服务手册与管理标准,快速掌握海岛养老需求;打造“时光里”小屋,提供舒适食宿,鼓励志愿者凭公益积分兑换入住。

2024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,近200名志愿者在柴山岛留下了助老服务的温暖足迹。“00后”志愿者朱寒轩初到岛上时不会方言,如今已能熟练介绍每位老人的情况,日常陪老人散步、送餐、搬运物资,成为海岛老人的“贴心棉袄”。

58c9110a239ae922b1fcea749e3d28ad.jpg

项目更注重盘活海岛资源、激发内生动力。闲置房屋被改造为养老照料中心、时光里驿站、慈善超市;当地垂钓能手、渔民参与传统休闲项目开发;卫生管理员、绿化护理员等公益岗位,让有能力的老人发挥余热;组建“专家团”,鼓励活力老人开展技能传授,通过积分获得激励。

此外,“柴山·时光学院”的落地、普陀区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工作室的入驻,让项目服务更具专业性。现在的柴山岛已成为志愿服务的枢纽、公益赋能的基地。

随着项目日趋成熟,这一海岛养老服务模式在花鸟岛等越来越多的海岛“落地生根”,通过培育新生态,缓解海岛治理难题,形成可复制的海岛养老模式。

“共富方舟”志愿服务队

巡回服务织密海岛民生保障网

海岛数量众多,岛际、区域间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等短板,一度影响着海岛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为破解这一问题,2022年7月普陀区组建“共富方舟”志愿服务队,创新实施“共富方舟”行动。

志愿服务队每月至少2次巡回航行,为偏远海岛送去医疗、文艺、法治等优质服务,先后入选2023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、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、浙江省综合医改“十佳典型案例”等多项荣誉,成为海岛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。

医疗服务是“共富方舟”的重点领域。服务队整合邵逸夫医院、普陀医院专家团队及区内医共体力量,为海岛群众拓宽就医渠道。截至今年8月底,累计为16个偏远海岛、6237人提供健康体检,开展义诊1.31万人次,驻岛老年人健康体检率从36.7%跃升至94.3%,不出岛就能享受优质医疗。

党建引领是“共富方舟”的核心驱动力。服务队成立“共富方舟”党支部,并设立8支“党员先锋队”,激活服务动能。

“8+N”特色服务体系更是精准对接海岛需求。服务队组建了健康守护、老有康养、法治惠民等8支固定服务队,通过“镇街点单—社会工作部派单—部门接单”机制,实现“群众需求在哪里,服务就到哪里”。截至今年8月底,已累计开展活动56场,发放农资2.62万份,解答法律咨询635个,远程办事办证252件次,为581名“留守老人”提供“夕阳红幸福同行”关爱服务。

f22f1549959f84274d7561ed344b4ab1.jpg

“共富方舟”还将服务延伸至海事船员、企业员工、驻岛官兵、新就业群体,推动“服务上船、进企、入营”,累计受益群众达3.3万人次。同时,服务队联动律师、调解员、代办员参与基层治理,收集民意、化解问题,实现“志愿服务”与“基层治理”深度融合。

从市慈善总会阿福哥工作室的“精准救助”,到民政主导“守望时光里”的海岛专业养老,再到“共富方舟”的“巡回服务”,这三项成果以不同维度诠释着慈善与民政的温度与力量。未来,这些扎根基层的慈善实践将继续发挥示范作用,为舟山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海岛共同富裕之路注入更多温暖动能。

责编:王周群 一审:郑丹华 二审:俞福宏